好碟介绍 - 古典音乐 管理员:大头虾,eman,mjune
[提供信息]排序方式:
参观人数: 579606

为支持本站版主LDH完成任务,请帮忙购买视信通网络电话卡(详情请点击顶上广告),谢谢大家!

[古典音乐] [爵士与摇滚] [电影与轻音乐] [流行音乐] [中乐与其他] [DVD影片]

上10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10页    13页,共258条记录,共26页,1942篇回应


 

碟名: 圣桑的歌剧《参孙与达丽拉》
编号: 多个版本 
演出:
录音:    
效果:
提供者: 发烧老兵.  (202.103.224.74)
法国作曲家在许多中国乐迷的知识结构中,始终停留在众多小品汇集而成的《动物狂欢节》上。
人们津津乐道于圣桑手下的鸡鸣狗吠,唏嘘于西洋乐器的模仿能力,这种欣赏心理似乎同当年聆
听留声机中的《洋人大笑》时相差无几。殊不知,洋人也有同样的心理,所以,中国民乐团演奏
《拉德茨基进行曲》时,他们的脸上也露出同样的微笑。事实上,中西两类乐器的模拟功能本身
就有些许区别。
把圣桑等同于《动物狂欢节》当然是不公平的,更何况没有多少人会理解其中深层次的讽刺意
味。那么,又有多少人知道圣桑大师还完成了13部歌剧、三部交响曲、大量交响诗与协奏曲
呢?《参孙与达丽拉》应该是这位作曲家所有歌剧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在西方也可谓家喻户
晓。

一个关于背叛的故事

如果大家记性好的话,上期的话题中讲到的西方文化中“某某男与某某女”情节,这次又出现在
了这部歌剧中。参孙是一个犹太男人,据说他力大无穷,勇猛无比,曾有徒手杀死一只凶猛狮
子、一个人放倒几十个菲利士人的壮举。犹太人似乎总与周围的民族难以相处,远古即是如此,
难怪今天的和平路程非常艰巨。不过,当时的正义方应该是犹太人,菲利士人远道而来,奴役了
众多的犹太人民。于是,勇猛的参孙担任起民族复兴的重任,领导人民反抗压迫。他的职务叫
“士师”。这样的领导不仅在肉体的搏杀上领导人民,同时还是大家的精神领袖。《圣经》上
说,参孙的力量就来自上帝。作为上帝精选的子民,参孙身上背着额外的戒条。比如:不能沾酒
染色、接触腐朽之物、触碰死尸,特别是不可修剪毛发。因此,今天您若见到大胡子长鬓角的犹
太人,您就可以肯定地认为,这位仁兄自认是上帝的“优选品”,他有独特的重任。
达丽拉无疑是这个故事中的“某某女”。她是菲利士人,参孙的敌对民族的美女。《圣经》上曾
经多次记载异族女子的美艳,她们常常诱惑犹太人背离上帝。结果自然可想而知,背离上帝的犹
太人都被上帝抛弃了。相对于那位上帝的“优选品”,达丽拉的美貌倾国倾城。说出来怕你听不
懂,当时唯有她这样诱人的美丽,才能在美女如云的菲利士民族中有资格作妓女,实在令人叹为
听止。菲利士的领袖要求达丽拉去引诱参孙,她言听计从,在五次三番的诱骗下,参孙说出了自
己力量的秘密,这秘密就是他从未修剪的头发。达丽拉趁他入睡时剪去了参孙的头发,英雄立刻
就成了阶下囚。最后,参孙向上帝忏悔,用上帝所赐最后的力量推倒了菲利士神庙,完成了民族
复兴的最后壮举。
这个故事完整地记载在《圣经》中,但圣桑要把它变成歌剧,而且是浪漫主义的歌剧。故而,他
要从原本没有什么人情味的人物身上找出一些能让观众感动的情感来。因为,这样做才符合浪漫
主义对人物的审美要求。

蹩脚的人物 好听的音乐

《参孙与达丽拉》完成于比才热情四溢的《卡门》之后,在某些方面明显受到它的影响。比如
说,美艳、泼辣的女主人公由女中音来担任;男主角几乎没有多少独立的咏叹调;最后一幕开场
时有一个精彩的群众场面等等,达丽拉著名的咏叹调《我心激荡》中也明显有着卡门的影子。
但是,相比才华横溢的比才而言,圣桑明显逊色。他对于人物的苛求造成了达丽拉在戏剧上的性
格荒诞。这个人物的塑造几乎已经到了无法自圆其说的地步。她一会儿出于爱国主义的情感答应
帮助菲利士人,一会儿又深陷于情网无法自拔,最后又昂首阔步出现在神庙广场上……圣桑的音
乐根本没有把这些人性的矛盾的层次结合成一个丰满的人物,反而使人觉得达丽拉有些精神分
裂。此外,参孙的形象更加软弱无力,通观全剧,令人难以置信,这个人竟能够肩负民族兴旺的
重任。
不过,这部歌剧还是有它的闪亮之处,那就是,它的音乐非常动听。记得,我们常常用“曲曲动
听”来形容长达三小时以上的《卡门》,单就这点而言,《参孙与达丽拉》丝毫不逊色于前
者。
达丽拉的三段咏叹调无一例外地成为当今女中音歌手的保留曲目,以色列人企求上帝的合唱也被
收入多种歌剧合唱专集。所有乐曲中,最动人的要数终场神庙中的菲利士女祭司的芭蕾场景。这
段乐曲充满异族风情,那支双簧管吹出的旋律如同灵蛇蜿蜒而行,足以令听者在有神游太虚之
感。

版本比拼

音乐好听,唱片版本自然就琳琅满目。按理说,法国唱片业巨头Erato录制的法国歌剧应该属于
首选曲目。但这个公司只在最近才推出了由新生代男高音何赛·库拉领衔主演的《参孙与达丽
拉》全剧唱片(Erato 47562 4),由科林·戴维斯指挥伦敦歌剧院乐团与合唱团合作演出。这
个版本中的达丽拉由当红女中音歌唱家包罗丁娜演唱。包罗丁娜的歌声纯厚感人,用专业些的词
汇,“声音形象”十分优秀。这位具有扎实声乐功底的演唱家不断录制纯熟的歌剧作品,在西方
音乐界越来越获得瞩目。
EMI公司的三个版本中,以多明戈、梅耶尔合作,郑明勋指挥巴士底歌剧院的版本(CDS
754470 2)最炙手可热。这个版本的妙处在于参孙和达丽拉以外的第三位人物――菲利士祭
司。这个原本并不太起眼的角色在萨姆尔·拉米的诠释下变得十分精彩。或许是因为拉米的犹太
出身,才能将敌国祭司的角色塑造得如此张牙舞爪,令人厌恶。可以说,这是个配角比主角更出
色的版本,也可能是现今面市的版本中录音最好的一个。另外,普莱特列指挥巴黎国家剧院的版
本(CDS 747895 8)以其风味独特的乐队演奏而赢得相当高的评价。
对自己挑选唱片的能力信心不足的爱乐者往往会购买DG公司出版的专集。因为,这个品牌常意
味着权威和高品质。它们出版的版本(413 297-2)由多明戈和奥布拉左娃演对手戏,巴伦波伊
姆指挥巴黎管弦乐团与合唱团为之帮衬,完全应证了爱乐者对DG公司的期望。另外一个优秀的
版本出自Philips公司(426 243-2),原因在于女主角巴尔莎。这位女中音歌唱家以卡门一角
一炮打响,成为欧洲最杰出的歌唱家之一。她所扮演的人物大都十分适合她泼辣感性的歌喉。毫
无疑问,听过她演唱的《我心激荡》,您一定会对达丽拉这个人物心存颇多幻想。
总之,不论挑选那个版本,歌唱家和演奏家们都会费尽心机来表现最具异国请调的音乐。所以,
我们相信,聆听任何一款《参孙与达丽拉》,都能使我们神游远方,感受沙漠、绿洲、英雄、美
女的激情与浪漫。


讨论次数:6 观看人数:846 投票值:118 最近讨论时间:22-05-27 20:34


讨论>> 观看讨论>>   


 

碟名: 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编号: 多个版本 
演出:
录音:    
效果:
提供者: 发烧老兵.  (202.103.224.74)
歌剧史上的瑰宝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可以算是歌剧史上寥寥可数的杰出作品。无论是剧本还是音乐都堪称绝
世佳作,无数演员都以扮演剧中主人公为荣,从某些方面来讲,这部作品几乎超越了《尼伯龙根
指环》,成为瓦格纳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
在西方文艺史上,讲男女情爱的故事不在少数。我认为,这与中国古典文化是有天壤之别的。要
知道,《圣经》的第一卷书就讲了一男和一女的故事。通观中国文艺作品,虽也有《红楼梦》、
《西厢记》这类儿女情长的传世经典,但大多数可以摆上桌面的作品,还是以国事、战争、处世
这些男性化题材为主。我国经典的话剧作品,老舍先生的《茶馆》简直就是一场爷们儿戏。所
以,当年中国的老夫子鉴赏家们看见这些《某某男与某某女》的洋戏时,就难免跌碎眼镜了。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讲的就是火辣辣的情爱故事。他们不像罗密欧与朱丽叶那么纯洁,不像
坦克雷迪与特林尼达那么壮烈,也不像奥菲欧与尤丽迪希那么神圣,甚至不及贾宝玉与林黛玉那
样缠绵悱恻,但毫无疑问,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爱情故事,就是瓦格纳亲身经历的那段刻骨铭
心的激情热恋。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女主人公伊索尔德是爱尔兰公主,但她的国家
在战争中败给了英勇的骑士特里斯坦。因而,特里斯坦带着他的战利品和这位美丽的公主一起回
国,要献给他的国王――马克。其实,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不是第一次见面,从公主的回忆中,
我们得知,当年特里斯坦曾在爱尔兰吃过败仗,是伊索尔德收留并医治好他。两人虽然萌生爱
意,但都没有说出口。如今,眼看着自己爱慕的英雄要把自己奉送给另一个男人,伊索尔德想要
喝下毒药一死了之。远征的船队在行将靠岸之时,伊索尔德同特里斯坦决定一同喝下致命的毒药
寻求解脱,但由于好心的女仆将毒药更换,他们便一起饮下了“爱情药酒”(恐怕是类似春药的
酒),因而他们的爱情便一发不可收拾。
后来,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常在城堡里幽会,一次,马克王在一个坏人的诱导下,亲眼撞见了他
们的幽会。马克王见到自己疼爱的妻子和最亲密的朋友对自己的背叛,深深陷入悲哀。后来,心
怀内疚的特里斯坦在混战中,主动放下利剑,被对手砍倒在地。受伤的特里斯坦在荒废的城堡里
奄奄一息,等待伊索尔德的到来。在他弥留之际,终于等到了日思夜想的恋人。就在这时,马克
王赶来饶恕了他们的行为,但为时已晚,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已经双双死去了。
瓦格纳的一段浪漫而痛楚的爱情说了这么半天,这个悲情故事同瓦格纳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在
瓦格纳的这部戏剧作品中,几乎每个人物都有生活中的原型。其中有些角色,例如偷换药酒的女
仆布兰甘尼、特里斯坦的仆人库文纳尔、马克王身边的奸臣梅洛特等,原型是谁都有证可查。不
过他们太不重要,所以还是交给学者们去研究吧。这出戏中最主要的人物就是特里斯坦、伊索尔
德和马克王。他们在现实中分别对应着瓦格纳、威森冬克夫人和威森冬克先生。
威森冬克,何许人也?威森冬克夫妇是瓦格纳早期最重要的赞助人。话说大作曲家李斯特曾经作
过一次“蛇头”,帮助瓦格纳逃脱了德国政府的通缉,潜往瑞士躲避风头。在这期间,瓦格纳完
成了对自己创作理想的系统整理。在一系列论著中,他正式推出了“乐剧”理论、音乐与戏剧在
歌剧中的结合等等观点,宣告他从浪漫主义歌剧到瓦格纳式的歌剧的转变。他还在赞助人威森冬
克的家中陆续创作了《尼伯龙根指环》的脚本,梦想着自己的戏剧理论付诸实施。瓦格纳作了一
辈子的梦,虽然最后他梦想成真,但在一开始,很多人都怀疑这个想要建造剧院、创作剧本、配
写音乐、指挥演出、强迫观众接受的艺术家脑子是否有点问题。但威森冬克夫妇却是有远见的伯
乐。他们绝非钱多得没处花,但他们很懂得艺术,特别是威森冬克夫人,她本人就是一个诗人。
他们对瓦格纳的才华十分赏识,使得这个戏剧狂人在人生最低潮时得到了鼎力相助。
威森冬克夫人对瓦格纳的才华尤其敬佩,据说,她每天下午都会到瓦格纳房内,聆听瓦格纳在钢
琴上为她讲解自己的构思。瓦格纳早晨谱写的作品,下午便寻到了第一位忠实听众,从而获得了
一个“黄昏之人”的绰号。而夫人的诗歌更是激起瓦格纳的创作灵感,令他谱写出著名的《威森
冬克歌曲五首》。
可是,这种柏拉图式的恋爱遭遇到了最严酷的考验。瓦格纳的发妻明娜终于忍无可忍,她大吵大
闹,最终,让难堪的瓦格纳离开了威森冬克家的别墅。瓦格纳并没有灰心,他继续写日记、写作
品、写信,更重要的,他写下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毫无疑问,伊索尔德就是威森冬克夫
人,她优雅、高贵,但十分感性。瓦格纳深切感受到她对自己的爱,所以,把伊索尔德塑造成了
一个敢爱敢做的女性。她在第一幕中诉说自己的深情,又在爱情的苦痛中坚毅地选择了致命的毒
药。特里斯坦就是瓦格纳自己,这个英勇无畏,对艺术和爱情十分执着的英雄。他的矛盾在于自
己的恋人是朋友的妻子。马克王所代表的威森冬克先生对瓦格纳恩重如山,瓦格纳心里自然明明
白白。即便在他同威森冬克夫人的恋情如火如荼之时,威森冬克先生依旧十分忍让。他没有因为
明娜的大吵大闹而迁怒于瓦格纳,反而几次写信邀请瓦格纳重回自己的别墅居住。对于这样友善
的朋友,瓦格纳陷于友情与爱情的矛盾之中。
这个浪漫而痛楚的恋爱故事结局有些出人意料。瓦格纳苦苦等待着的相会终于到来了,他兴高采
烈地前往与自己的恋人见面,但等待他的却是一对恩爱的夫妻和一个完美的爱情结晶-小威森冬
克。这次威尼斯的会面使瓦格纳彻底放弃了一切幻想,他明白,他已永远失去了自己的恋人。
激情四溢的音乐自传从上面所说的看来,瓦格纳的确用《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隐喻了自己的爱
情生活。最后,这个浪漫主义的斗士一厢情愿地同自己的恋人在爱情中死去。他无比投入地创作
了这部作品的音乐部分,其中的《前奏曲与爱之死》这个著名的段落就可以证明这种爱情是多么
令人沉醉、令人疯狂。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三幕故事经过了精心安排,第一幕完全是以伊索尔德为中心的故事。
音乐时而高亢,时而低吟,情感力量十分强大。开幕时清唱的“水手之歌”乍听来并不起眼,但
在经历了伊索尔德的疯狂独白之后,歌声再次响起,顿时给人以清澈透亮的感觉。伊索尔德同特
里斯坦冗长的二重唱起初令人厌烦,但情绪一步步明朗地指向同饮药酒的狂乱状态时,令听者在
不知不觉中通体发汗,这才发觉自己刚从同样的狂乱中清醒过来。
经过第二幕中长达半小时的爱情场景,故事的主要角色转变到特里斯坦身上。他的音乐从老牧人
的笛声中开始,当他唱到“她会为我医治伤口,所以,我的鲜血尽情流吧。”的时候,音乐再次
达到癫狂的境界。特里斯坦站起身来,扯开自己的伤口,音乐中,你似乎能够听到鲜血在流淌,
爱情在奔放。而你听不到污秽、悲伤、绝望,甚至自己的心跳!最后,癫狂的音乐结束在伊索尔
德余音绕粱的“爱之死”当中。

各具特色的唱片版本
这样一流的音乐,自然要有一流的演绎。对于听众来说,经历一次《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洗
礼要花费无数激情与心力,对于指挥而言就更是如此。所以,有人说,托斯卡尼尼就是在指挥了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之后,猝然放下指挥棒的。不论这种说法正确与否,能经历这种震撼的
人的确不多。除了托斯卡尼尼的版本外,卡拉扬晚年的那次演出据说也十分激荡人心,令不少在
场观众汗流满面。
今天,我们能够得到的现场版本(LD)并不多,常见的是Philips出版的拜洛伊特版录像,由科
洛主演特里斯坦。这个版本并不算忠实于原著,特别在最后一幕中,导演制造了一场特里斯坦的
梦幻,原先剧本中的一切情节都成了特里斯坦失血过多之后的幻觉。他的依据在于代表伊索尔德
的号角在乐谱中运用了英国管,同老牧人的笛子是同一件乐器。这样一来,直到特里斯坦死去
时,他也没有真的见到自己的恋人。瓦格纳与自己恋人不能同生便求同死的浪漫主义,在此变成
了接受事实的现实主义,加强了故事的感人效果。除此之外,科洛在这个版本中的表现可圈可
点,一点没有像往常被批评的那样具有商业气息,而是完全沉浸在角色的喜怒哀乐之中。相信批
评他的人会在看过这个版本之后,对他刮目相看。
CD唱片的版本较多,但真正值得收藏的只有DG公司的伯姆版---60年代拜洛伊特现场录音(419
889-2),和卡洛斯·克莱巴的德累斯顿剧院版(413 315-2)。前者比较忠于原著,温特加
森与尼尔森的搭档再加上乐队的纯熟演绎,使得它成为该剧的标准版本。后者云集了科洛、普莱
斯、菲舍尔-迪斯考、法斯宾德与曾来上海访问的库尔特·摩尔等大牌明星,当然,还有音乐调
色大师克莱巴的调教。这里的音乐富于流动感,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空间感极佳的录音效果可
谓同一剧目的示范版本。
有些人会挑选EMI的“世纪系列”--富特文格勒版(CDS 5 56254 2)。但这个版本的声音相对
差一些,在一些需要动态的地方,比如癫狂之处,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两位主角的表现
不如毕勤版(CHS 7 64037 2)的梅朔尔与弗拉克施塔特。至于索尔蒂为DECCA录制的中价位版
(430 234-2),则是囊中羞涩者的首选。
无论如何,我认为只有去拜洛伊特剧院亲眼目睹这样的“爱情经历”,才是体会瓦格纳这一名剧
的最佳方式。但对于大多数国内乐迷而言,这可能只是梦想。所以,在自己的音响系统中播放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感受音乐的流动,幻想那美妙的场景,同样可以将拜洛伊特的舞台再
现你的家中。

讨论次数:8 观看人数:1481 投票值:117 最近讨论时间:22-05-27 20:34


讨论>> 观看讨论>>   


 

碟名: Johannes Brahms /Sonaten fur Viloa und Klavier
编号: ECM 1630 ECM
演出:
录音:    
效果:
提供者: 大头虾  (202.104.34.166)
ECM的录音一向干净通透, 这张碟一如既往的不同凡响. 中提琴不是煽情炫耀的
那种, 但平淡质朴的声音相当耐听, 一直聆听下去便是欲罢不能, 直至浑身静脉
被打通, 很享受! 据说本碟的动态只有少数朋友享受得到, 我曾经特别留意了一
下, 有那么点, 特别是钢琴. 可惜箱子小了, 没能全面感受到其中妙处.

讨论次数:6 观看人数:1000 投票值:128 最近讨论时间:22-05-27 20:34


讨论>> 观看讨论>>   


 

碟名: Serenata /Maastricht Salon Orchestra(托赛利小夜曲)
编号: 412 322-2 Philips
演出:
录音:    
效果:
提供者: 大头虾  (202.104.34.166)
这是张老碟, 但由于非常出色, 现在市面上又有卖, 还分金碟银碟版. 曲子非常
美, 典雅悠闲, 清新可人. 最近我走火入魔老是听小鸟叫*^_^*, 其实听音乐时,
那只小鸟是比较烦人的, 狠不得用鸟枪让它收声. 可小鸟叫的活不活可是见器材
功夫的. 如果你对其中的一些叫声, 能"看见"小鸟浑身羽毛都抽紧在扯起喉咙使
劲欢唱, 器材应该有点意思了, 哈哈

讨论次数:15 观看人数:3745 投票值:260 最近讨论时间:22-05-27 20:34


讨论>> 观看讨论>>   


 

碟名: Frederick Fennell Country Gardens (乡村花园)
编号: 434-330-2 Mercury
演出: Fennell指挥Eastman-Rochester Pops Orchestra London Pops
录音:    
效果:
提供者: 大头虾  (202.104.34.166)
越来越喜欢水星的碟子了, 它的乐器质感总是那么出色. 这张碟洋溢着浓郁的乡
村风情, 特别喜欢第1, 2, 6那种欢快场面的节奏, 直听得要手舞足蹈了.
第3段有一段(3分钟左右处)弦乐齐奏和后面的管乐交辉相映, 对器材的平衡,
高频的质感是一个考验. 如果"拉"的跟"吹"搅和在一起, 这一段就完全听不得了.

讨论次数:6 观看人数:1021 投票值:127 最近讨论时间:22-05-27 20:34


讨论>> 观看讨论>>   


 

碟名: STRADIVARIUS ON GOLD CD
编号: gcd 8001 
演出: 小提琴:Yoko Fujita 钢琴:Keiko Ogura
录音: CISCO     
效果:
提供者: 大头虾  (202.105.37.71)
这张碟的主角是名琴SUNRISE -- 据介绍是小提琴名匠STRADIVARIUS制作的名琴中的名琴, 琴
身镶嵌的贝壳和精美的雕刻纹理是其昂贵的原因, 因为这些对琴腔的共鸣应该是会有不良影响
的, 但出自名匠之手的这把琴却是高音弦秀丽明亮, 中低音部甜美细致, 总体感觉是温暖润
泽, 木香与贵气洋溢的琴音. 喜欢小提琴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这张碟. 个人觉得演绎录音都很
好. 录音给人的感觉非常自然而不夸张, 小提琴中间偏右, 钢琴中间偏左的位置, 形体感觉极
其真切自然, 相信录音师已经很好抓住反映名琴音色的宗旨, 因为我在土炮刘氏组合上就已经
感受到享受这把名琴魅力的乐趣了. 另外曲面全部优美动听, 可听性极高, 难得的好碟!

讨论次数:7 观看人数:1653 投票值:117 最近讨论时间:22-05-27 20:34


讨论>> 观看讨论>>   


 

碟名: 理查·施特劳斯《莎乐美》
编号: 414414-2 
演出:
录音:    
效果:
提供者: 发烧老兵  (61.129.16.145)
再来灌灌水。《莎乐美》乃在下最最喜欢的歌剧之一,恰逢节日换机,用新家什再听一遍,冲
动!光就音响性而言,觉得亦值得介绍给在此的发烧同好。《莎乐美》讲些什么?源出何人?有
那些影音版本值得推荐?且看下文。

恐怖的故事

这部歌剧的故事说来让人毛骨悚然。美丽的公主莎乐美有着不可告人的家事。她的母亲希罗德是
耶稣时代犹太地区的王后,但这个女人和自己小叔希律偷情,进而发展到阴谋篡位。希律登上犹
太国王的宝座后,希罗德带着自己的女儿莎乐美嫁入小叔子家中。但贪婪好色的希律并没有因为
获得王位而心满意足,他依旧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从莎乐美的叹惜声中,我们知道希律又想染
指自己的侄女。
故事发生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希律王照旧与文武群臣醉酒狂欢。莎乐美厌倦了那种嘈杂的场
合,偷偷溜出大厅,来到屋外的古井前。侍卫长纳拉博特暗恋着莎乐美,但莎乐美却无动于衷。
突然,古井里传来囚犯约翰的声音,他庄严的宣告耶稣基督的降临。吸引莎乐美的并不是耶稣基
督,而是约翰的嗓音。她对这个神秘先知者的事情早有所闻,他宣告的真理令政治、宗教的领袖
们无不战栗。她用美色利用侍卫长纳拉博特将约翰提出监牢。
约翰出现了,依旧高声指责希律王和希罗德的荒淫无耻。莎乐美听得如痴如醉,进而想要亲近约
翰。约翰坚决地拒绝了莎乐美,并称她是淫乱的女儿。莎乐美根本理会约翰的羞辱,依旧缠着
他,要和他接吻。侍卫长无法忍受这种情景,在莎乐美和约翰间自杀身亡。然而,莎乐美却视而
不见,她越过尸体,扑向约翰。约翰却用严肃的声调斥责了莎乐美,又回到了古井里。
希律由于约翰和耶稣基督的出现而心神不宁,他急急忙忙地跑出来找莎乐美,以求得到安慰,母
亲希罗德则妒火中烧。当希律情急之下起誓:“无论你要什么,我都答应”的时候,莎乐美却一
反常态地活跃起来,并跳起了著名的“七层面纱舞”。舞蹈结束后,莎乐美向希律索要约翰的头
颅。希律瞠目结舌,费尽口舌,想让莎乐美换一件礼物,但莎乐美不依。无奈,希律只能命人到
古井中砍下约翰的头,并把它盛在一个美丽的银盘中,献给莎乐美。
心满意足的莎乐美捧起约翰的人头,反复地诉说自己的爱情。在场的人全都看得心惊肉跳。当她
高喊着,同约翰的人头激情深吻的时候,忍无可忍的希律命令士兵将莎乐美杀死于盾牌之下。

恐怖的戏剧
《莎乐美》其实是一个半杜撰的故事。称之为“半杜撰”也就是意味着“半真实”。犹太历史上
的确存在一个名为“施洗约翰”的人。《圣经》中,他被称为耶稣基督的先锋。约翰的头被砍下
来,的确是因为希律王取悦情妇的女儿。这些就是“真实”的部分。那么,“杜撰”的部分呢?
可以讲, “莎乐美”这个名字就是空穴来风,更不必去说什么侍卫长或宴会上的争吵了。
胆敢把历史故事改编得如此恐怖,尤其是敢于把《圣经》中的故事如此添油加醋的作家屈指可
数。英国文学家王尔德是难得的一位。说到王尔德,实在令我辈羞惭。这位获得肖伯纳盛赞的作
家创作过大量作品,在下所熟知的就有剧本《莎乐美》、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和童话《快
乐王子》。
王尔德笔下的莎乐美具有独特的魅力,这个人物绝对不同于其他一些神话故事中的角色。人们不
能非常简单地把她定义成“好人”或者“坏人”,她厌恶丑恶的事物,包括她的母亲、继父……
她热爱美好的具有神秘色彩的事物,比如“施洗约翰”……只不过,她的那种极度的,带点疯狂
的求美心态,最终爆发出死亡的火焰。某种程度上,王尔德把自己比作了莎乐美。而莎乐美其实
代表了一个绝对的,唯美主义的艺术家个性。剧中的她有相当高的品味,从不屈服于外界环境对
她施加的压力。约翰则代表了一件美妙的艺术品,或者是艺术美的一种境界。虽然,他有许多台
词,但是从其他人,包括莎乐美的对话中,我们知道,没有人听明白他在说什么,他太深刻,所
以,施洗约翰并不代表一个凡人俗物,而是超凡脱俗的一种概念而已。莎乐美同约翰对话的段落
就是全剧的第一次高潮。这是一个唯美主义者同美的决斗。她努力去占有美、去触摸美,但被高
傲的美一次次拒绝了。
眼看着对美的执着遭到失败,王尔德展示了一个唯美主义者最可怕的心态。“既然我得不到,那
么就毁了你。”莎乐美代表了王尔德内心对美的态度。所以经过一番忙碌和舞蹈,戏剧达到了最
后的高潮,约翰死了,美的事物被毁灭了,莎乐美在毁灭中获得了自己追求的美。
至于,王尔德为什么让莎乐美死在士兵的刀下,我想,恐怕是他自己隐约地预感到,这种可怕的
执着必然导致悲剧结局。

音乐中的《莎乐美》
歌剧《莎乐美》同王尔德的戏剧没有多少差别,至多不过添加了两句台词。其实,理查·施特劳
斯最先看到的是一个改编脚本,结果,他非常不满意,干脆直接把原剧的德译本当作脚本处理。
经过两年时间的琢磨,这部伟大的歌剧终于诞生了。
理查·施特劳斯的歌剧创作曾受到瓦格纳的影响,他把自己的《莎乐美》称为“Drama”就是一
种暗示。在作品里,他用简短的音乐来代表每个人物、每个事件。并且用高超的创作手段把它们
揉和在一起,即使只听音乐,也能借此了解戏剧的发展。他刻划施洗约翰,音乐威严、肃穆、神
圣、无情;而莎乐美的音乐则时而纯洁(开幕时在月光下的场景)、时而诱人(诱惑侍卫长打开
牢门)、时而冲动(同约翰对话)、时而狂喜(获得头颅的唱段)。这些活生生的音乐,描绘了
令人物栩栩如生,让听众情不自禁地融入到莎乐美的喜怒哀乐之中。
全剧音乐总长一百分钟左右,可谓酣畅淋漓,笔者愚见,可与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相提并论。由于脚本基础精良,写成的歌剧毫无传统作品的松散、拖沓的感觉,其最精彩的段落
集中在“莎乐美引诱侍卫长放出约翰-约翰拒绝莎乐美的诱惑”、“犹太人争论关于上帝与耶稣
基督”、“莎乐美跳七层面纱舞-坚持要求希律给她约翰的头”以及“莎乐美捧着盛着头颅的银
盘子”这些场景。选择《莎乐美》的影音版本,高下之分也就体现于此。

优秀的影音版本
《莎乐美》和《埃莱科特拉》是理查·施特劳斯最杰出的独幕歌剧作品,它们的音像制品也非常
丰富。
《莎乐美》一剧有着强烈的视觉之美,录像制品方面,市面上见得最多的就是DG出版的电影版
(072 109-6)。由斯特拉塔斯主演,指挥是卡尔·伯姆。这个版本由于占据了大量市场份
额,在一段时间里,几乎是唯一能买到的版本。总体看来,这个版本有许多可取之处,演员的表
演十分投入,甚至连希律王和希罗德这样的配角也有神来之笔。而莎乐美同约翰的交锋一幕则堪
称绝演,令人过目不忘。然而,这个版本的瑕疵在于那段令所有女高音望而生畏的“七层面纱
舞”。要在摄像机的监视下摆出有性感之美的动作实在是一门专业技能,那些女高音歌声虽美,
但舞蹈功底差强人意,多余的脂肪又影响了优美的身段。就这一点而言,DG版中的“莎乐美”
斯特拉塔斯无疑地输给了Decca版中的玛尔菲塔诺。
玛尔菲塔诺的名字对大多数观众都比较陌生,但她却分别在Decca和Teldec录制了两个《莎乐
美》的录像版(074 105-6和9031-73827-6)。这个女高音声音穿透力极强,而且具有极其
出色的舞蹈表演能力, “七层面纱舞”在她的身上似乎才恢复了应有的魅力。以欣赏角度而
言,我建议大家选择这个版本。
接下来谈谈CD版本。挑选只能听不能看的《莎乐美》,标准主要在于乐队的冲击力,和演员在
主要唱段时的声音张力。当然,录音的动态、平衡度等等,发烧友更应该用“金耳朵”考量一
番。
一向以“Opera Company”自居的Decca的两个《莎乐美》版本,至今好评不断。在以上提到过
的玛尔菲塔诺录制的CD版(444 178-2)获得了两项法国唱片大奖,录音也相当完美,当属首
选。索尔蒂指挥、尼尔森主演的莎乐美(414 414-2),音乐激情澎湃,自然无话可说,尼尔
森更演活了莎乐美的淫荡和媚态,虽距离原作的真实涵义似乎远了一些,但极具可听性;录音更
是将Decca的音色之美,以及音场的阔大表现至极,是真正的“天碟”。
DG公司的伯姆版(445 319-2)为我们展现了最优秀的施洗约翰(费舍尔-迪斯考扮演)和最
优秀的希罗德(米诺·邓恩扮演)。但女主角琼斯似乎不在状态。相比之下,还是另一张西诺波
利指挥的乐队更有活力一些(431 810-2)。一般情况下,还是不太主张爱好者选择这样的
《莎乐美》。因为,这样的第一印象很可能伤害了大家对这部戏剧的认识。
EMI公司的“世纪伟大录音系列”中的《莎乐美》全剧唱片使我们再次拜服于卡拉扬的脚下。这
张云集贝伦斯、范·当、芭尔莎、奥赫曼等大牌明星的唱片证明了,卡拉扬无愧于理查·施特劳
斯的代言人。没有过多的辞藻可以用来形容这个版本带来的聆听经历,只有聆听和默想才能体会
王尔德、理查·施特劳斯、卡拉扬以及其他大师的合作,带给我们的心灵的震撼。


讨论次数:8 观看人数:1275 投票值:136 最近讨论时间:22-05-27 20:34


讨论>> 观看讨论>>   


 

碟名: 先驱之声
编号: 图1 
演出:
录音:    
效果:
提供者: 发烧老兵  (61.164.58.66)
还原母版唱片时的竹制唱针

讨论次数:6 观看人数:816 投票值:67 最近讨论时间:22-05-27 20:34


讨论>> 观看讨论>>   


 

碟名: 先驱之声
编号: 图2 
演出:
录音:    
效果:
提供者: 发烧老兵  (61.164.58.66)
为监听特制的大号筒

讨论次数:6 观看人数:888 投票值:65 最近讨论时间:22-05-27 20:34


讨论>> 观看讨论>>   


 

碟名: 先驱之声
编号: 图3 
演出:
录音:    
效果:
提供者: 发烧老兵  (61.164.58.66)
还原母版唱片时所用的唱头

讨论次数:6 观看人数:765 投票值:62 最近讨论时间:22-05-27 20:34


讨论>> 观看讨论>>   



上10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10页    13页,共258条记录,共26页,1942篇回应

转到第:

[古典音乐] [爵士与摇滚] [电影与轻音乐] [流行音乐] [中乐与其他] [DVD影片]

 
 搜寻 编号  碟名  演出  内容  提供者   
 

所有图形和文字归音响发烧站及作者所有,欢迎自由转贴和链接,但请注明出处
使用IE 4.0以上版本,800X600,小字体模式可获最佳观看效果
联系我们:音响发烧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