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机制作
经验心得 新品动态 好碟介绍 二手器材 视听论坛 聚会交友 首页
谈发烧论耳朵

作 者: ldh 来 自: 202.102.181.140
发布时间: 2000-05-01 22:14:33 返回本版 到视听论坛中讨论
文 章:  

                         谈发烧论耳朵


 
作者:ldh  发布时间:2000-04-29 11:11:22  来自:202.103.224.74     

--------------------------------------------------------------------------------

  

    你 知道吗?耳朵同音箱一样也有频率响应,频率范围,灵敏度,对称性。请看文章最后。

     “发烧友”一词,有人考证说原本泊来语,也有人说产于港台。不管出于何处“发烧友”
 一词人们已经非常熟悉了。论起家谱来,我把“音响发烧友”一分为二,既“软件派”与“
 硬件派”。

     “硬件派”由一些有电子基础的人组成,这部分人勤奋好学,勇于探索,打造土炮,摩改
 整机是发烧友的主力军。他们对器材的电路原理,整机性能,最有发言权,许多资深的音响大
 师,多由此产生。
    
     “软件派”则是由一些学识渊博酷爱音乐的人组成。他们对器材音质的追求,不象硬件派
 那样执着,但是对音乐内涵的理解,音乐背静的透视,确让人着实佩服。
        
     不管是“硬件派”还是“软件派”,都离不开器材的支持。如何搭配一套好的器材,就成
 了人们探索和追求的目标。于是就有了各种玩法,褒贬不一的各种听音评价,沸沸扬扬的炒作,
 以及写手门的廉价颂经。
   
     有人说,发烧的最终目的就是使重放的声音更好听。然而“好听”这个字眼却是一个极为
 模糊的概念。什么样叫“好听”?“好听”是一个什么标准?我想大概没有人能够圆满的诠释
 清楚。那么衡量音响器材的准则是什么?回答只有一个字“真”也就是说只有能够重放出接近
 自然界的各种音响来,才是好器材。毫无疑问,越是逼真才越是好器材。遇到不少烧友刚刚买
 了一套自认理想的器材,听了不到几个月,又觉得不如另一套器材好,频频换机,却永远无法
 满足,因为这世上还没有一套能够全面重播,完全象真的器材。
 
     笔者曾听到一烧友在评价一款名牌音箱时,振振有词的大谈该音箱低音如何如何,笔者问
 曰:“你知道“贝司”有几种吗?有品贝司和无品贝司你能分辨的出吗?你评论的低音是什么
 乐器发出的?”那位烧友张口节舌无言以对。本来吗!一个没有身临其竟体验过各种乐器的人,
 怎么能够正确的评价器材呢。这也是不少烧友欠缺的一课,请记住!补不上这一课你永远不会
 正确的使用和评价器材,永远是一个不及格的发烧友。
       
     耳朵人人都有,但音响界却派生出了“金耳朵” “银耳朵”乃至凡夫俗子的“泥耳朵”。
       
     笔者遇到一位号称“金耳朵”的烧友,搭配器材每每中高频超量。笔者建议他去医院作一
 下听音测验,等结果出来后,你猜怎样?最高听音上限只能到8000Hz。这就是说音乐中的很多
 高频成分和谐波他都听不出了。就是说这位“金耳朵”连“泥耳朵”也不配有。
      
     看完这一段,有心的发烧友你是否也去医院做一下双耳“频响测试”,看看你对哪一频段
 敏感度高,哪一频段灵敏度低。因为每一个人对不同频率的反应都不一样,在他听来某一乐器
 的响度正合适,但在你听来可能太过或不够,这就是双耳频率响应差异造成的。
  
     除去双耳的频率特性外,还有双耳听力的对称性,因为一个正确的音场,在一个双耳听力
 不对称的人听来全变样了。就好比让一个听力对称正常的人,听一套两个声道不平衡的器材一
 样。欲发其烧先利其耳,了解自己的听觉特性,才能对音响有正确的感知。才有发烧的本钱。
    
     并非奇谈怪论,也不是危言纵听。因为笔者原本就是外科大夫,了解生理解刨,结合自己
 多年的发烧经验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这就是为什么同一套器材在不同的人听来为什么效果
 不一样。
  
     也许我这个理论能为发烧友或厂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评论音响。 

--------------------------------------------------------------------------------

[ 讨论 | 返回本版 | 返回首页 ]

Copyright @ 2000 音响发烧站


 





所有图形和文字归音响发烧站及作者所有,欢迎自由转贴和链接,但请注明出处
使用IE 4.0以上版本,800X600,小字体模式可获最佳观看效果
联系我们:音响发烧站.

摩机制作
经验心得 新品动态 好碟介绍 二手器材 视听论坛 聚会交友 首页